眼镜行业:藏在视线盲区的暴利生意
"这副眼镜打完折还要1280?"上周陪朋友去配眼镜时,我差点惊掉下巴。更让我震惊的是,店员轻描淡写地说:"这是中等价位,我们店里还有三千多的款式。"走出店门,我忍不住想:眼镜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?
被忽视的"视力刚需"
每天早上睁眼第一件事,就是摸手机;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,还是刷手机。现代人的眼睛,简直比996的程序员还辛苦。我身边的朋友,十个里有八个都戴着眼镜。这还不包括那些隐形眼镜用户和"四眼族"。
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近视人群已超6亿,其中小学生近视率超过40%,大学生近视率更是高达90%。与此同时,2.3亿老年人中,老花眼患者占比超过70%。这意味着,几乎每个家庭都有眼镜需求。
朋友小张的经历很有代表性。去年大学毕业时,她发现自己600度的近视又加深了。走进一家连锁眼镜店,验光、选镜架、挑镜片,一套流程下来,钱包直接瘦身2000多。"这钱花得肉疼,但总不能不看东西吧?"她无奈地说。
暴利背后的行业真相
在江苏丹阳司徒镇,眼镜行业的另一面令人咋舌。这里供应着全国80%的眼镜产品,被业内人称为"眼镜界的义乌"。
"在这里,眼镜真的可以论斤卖。"一位从业十年的批发商老李告诉我。他随手拿起一副镜架:"这种合金材质的,批发价15块;TR90材质的,25块左右。到了零售店,标价至少翻10倍。"
镜片的利润空间更夸张。一副普通树脂镜片批发价20-40元,到了眼镜店就变成200-400元。如果是防蓝光、防紫外线等"功能型"镜片,溢价能达到20-30倍。
"你知道为什么商场里总有眼镜柜台吗?"老李神秘地笑了笑,"因为哪怕每天只卖出一两副,租金就回来了。多卖的都是纯利润。"
真假掺卖的行业潜规则
更令人震惊的是品牌眼镜的猫腻。"很多店为了拿到大牌授权,会按合同进100副正品,然后卖出去1000副。"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,"真货假货混着卖,普通消费者根本分辨不出来。"
在丹阳,任何国际大牌的"同款"眼镜都能找到,价格却只有专柜的十分之一。一副专柜标价3000元的某意大利品牌眼镜,在这里200元就能拿下,连logo都一模一样。
"我们管这叫'A货',不是假货,只是没交品牌税。"一位批发商直言不讳,"质量其实差不了多少,都是同一个厂子出来的。"
普通人如何分一杯羹
面对这个暴利行业,普通人有没有机会?我的建议是:轻资产入局,线上线下结合。
线上方面,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眼镜穿搭,在小红书分享护眼知识,慢慢积累精准客群。一位95后创业者告诉我,他靠抖音带货眼镜,月入3万+。"关键是内容要真实有用,不能硬广。"
线下可以走"地摊经济"路线。在早市夜市卖老花镜,10元一副,薄利多销。认识的一位大爷,每天在公园门口摆摊,专做广场舞大妈的生意,月纯利能有五六千。
如果想做中高端,可以考虑"验光+配送"模式。让顾客去医院验光,把数据发给你,你从丹阳直接配好寄过去。省去了店面成本,价格能比实体店便宜一半以上。
写在最后
眼镜行业的暴利,本质上吃的是"信息差"的红利。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知道丹阳,知道批发价,这个行业的暴利时代终将结束。但在那之前,对普通人来说,这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副业选择。
下次当你走进眼镜店,面对四位数的账单时,不妨想想:或许你也能成为这个游戏中的赢家,而不仅仅是买单的消费者。毕竟,在这个人人都需要眼镜的时代,卖眼镜的永远不愁客源。
炒股配资合法吗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